設計專欄

2025-10-01
|
SHARE

裝潢新手懶人包:室內裝修從哪開始?


第一次面對裝潢,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疑問:

「我到底該從哪開始?」

「要先找設計師,還是先決定風格?」

「是不是要先知道預算?」

第一次裝潢,很多人會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要先做什麼、怎麼找人、預算該怎麼抓,資訊看越多反而越混亂,不確定哪個才適合自己。
這篇是寫給完全沒有經驗的裝修新手,帶你一步步釐清裝修的起點。
裝潢的流程看似複雜,其實掌握幾個核心步驟,就能讓整個過程清晰許多,也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第一步:釐清自己的需求

在開始設計之前,你需要先知道這次裝潢是要做哪些範圍
是整間翻修,還是局部整修?會自己住還是出租?這些都會影響設計方向、施工項目與預算配置。

建議列出你的基本需求,例如有沒有需要增加收納、有沒有長輩小孩、有沒有特定風格喜好,這些資訊未來在找設計師或工班時都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你希望這個空間解決什麼問題?

以下是幾個基本方向:

  • 誰會住在這個空間?(一個人、夫妻、小家庭、有長輩或小孩)
  • 哪些空間是最常使用的?(例如:開放式廚房、居家工作室)
  • 有沒有收納的困擾?(東西多,或者有特別需收納的物件)
  • 有沒有特別想保留或融入的東西?(收藏品、老家具、掃地機器人)


需求會決定設計的方向,比你喜歡北歐風、日系風還要來得更關鍵。
第二步:初步預算規劃(不需要精算,但要有範圍)

預算,會直接影響設計的格局、用料與施工細節。
裝潢沒有標準價格,花費會依照設計複雜度、材料選擇、施工範圍而有很大落差。

建議先設定一個大致的預算區間,像是希望控制在 60 萬以內,或者是有 100 ~ 150 萬的空間可運用,這樣在選擇工法、建材與規劃項目時會更有方向。
同時也要預留彈性預算,因為實際執行過程中常會因應需求調整,或遇到想升級的項目而增加支出。

預算可以分成幾個大項目去預估:

  • 設計費:通常是總預算的 8~15%
  • 裝修工程費:包含木作、水電、泥作、油漆...等
  • 家具家電預算:有些人會另抓一筆預算處理
  • 備用金:預留 5~10% 當做彈性空間


很多人會覺得「我預算很低,不敢找設計師」,但事實上早期溝通越清楚,反而越能控制預算哦 !
第三步:尋找合適的設計師或團隊

常見有設計公司、統包、或個別工班三種方式。

設計公司會幫你從規劃、設計到施工整合,適合沒有經驗、希望有整體風格與品質的屋主;


統包主要負責施工管理,但設計需要你自己決定,適合已經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


若你有裝修經驗,也可以自己找各個工班配合,但風險與時間成本會高很多。


不同方式各有優缺點,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需求與信任程度做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找設計師,但如果你有以下幾種狀況,建議找專業幫忙:

  • 空間機能需求多(例如:收納、複合式空間)
  • 小坪數需要精算動線與機能
  • 沒有時間自己跑工地、找工班
  • 想要整體風格統一、有生活質感


第四步:諮詢與比較

選定方向後,可以開始找設計公司/統包來諮詢。建議初期多聊幾家、比較提案與報價,從中了解彼此溝通是否順暢、風格是否對味、是否有實際案例可以參考。
找到可能的合作對象後,可以安排初步諮詢,看看彼此溝通是否順暢、風格是否符合期待,也能從提案與報價中了解對方專業度。建議主動詢問合約內容、付款方式、保固條款等細節...等。


建議可以從以下列方向開始尋找適合的設計公司或統包:

  • 上網搜尋案例、比對作品風格
  • 看社群平台案例及施工紀錄分享(IG、Facebook)
  • 問身邊有經驗的親友推薦
  • 室內裝修相關平台及網站


第五步:進入設計與施工流程

當你選定設計團隊後,裝修就正式從構想走向實現,這個階段包括空間規劃、風格與材質選定、預算確認到現場施作,每一步都直接影響未來居住的品質與生活感受。

在這個階段,設計團隊會協助你統整需求、優化格局,並搭配實際空間條件給出專業建議,確保設計既有美感,也符合日常使用的實際需求。
從風格、材質到預算、工法與工程安排,都是需要雙方不斷溝通與確認的重要環節。



當你找到設計師,開始進入設計流程後,通常會有這幾個階段:

1. 丈量與需求討論

2. 初步平面配置提案

3. 風格與材質討論

4. 3D 模擬圖(視設計師而定)

5. 預算確認與細部施工圖繪製

6. 施工與監工


設計與裝修的過程中溝通非常重要,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適時聽設計師的建議
有時候妥協、互相調整,反而能做出更符合實際的空間設計 !

總結  —  給裝修新手的建議


  • 先釐清自己的生活需求與預算
    預留備用預算,一般建議準備總預算的10-15%作為彈性使用

  • 與設計師充分溝通
    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生活習慣,裝修是一段長期合作,選擇你信任、能理解你需求的團隊最重要。


  • 施工期間保持彈性心態
    工地狀況變化快,保持良好溝通是很重要的 !


裝修是一段長期合作,選擇你信任、能理解你需求的團隊很重要。


最後提醒:空間,是為「生活」而設計

我們常會被 Pinterest、IG 上的美圖吸引,想把每一個漂亮的元素都塞進自己家。但真正的好設計,不是把最美的東西都放進去,而是選出最適合你的東西。

裝潢不是比華麗、比貴,而是打造一個「你願意待著、舒服生活」的空間。

每一個家,都是量身訂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