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欄

你準備開始裝潢家裡了,卻在第一步就陷入思考:到底該找誰來處理裝修?身邊親友的建議各不相同——有人推薦找設計公司,有人提到統包。選項很多,但每種模式背後的差異與負擔,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一眼看懂。對於第一次裝修的屋主來說,搞懂這些角色的工作範圍和責任分工,是開始前非常關鍵的一步。在裝潢初期,選擇合作對象是一項關鍵決策。是該找設計公司全程協助?還是找統包處理施工?理解這兩種角色的差異,有助於你根據預算與需求,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常見裝修合作對象有哪幾種?在室內裝修中,你可能會接觸到這幾種角色:室內設計公司統包這兩者在角色定位、服務內容與合作方式上,都有明顯的不同,適用的情境也各自不同。1. 室內設計公司提供完整的設計與裝修服務,從平面配置、風格規劃、材質挑選、施工監工到軟裝建議,一條龍負責到底。特點:提供專業設計圖與施工圖設計師會依據屋主需求規劃動線、收納與風格提供施工團隊,並協助全程監工適合想要省時省力、重視整體質感的人適合對象:希望空間有整體規劃,並重視設計美感與生活機能的屋主,希望由專人統籌,省下自己監工與協調的麻煩。2. 統包以施工為主,協助整合各工種(木作、水電、油漆等)並負責現場管理,但不一定提供完整的設計服務。通常是由具有豐富經驗的工班領頭,負責將屋主提出的想法落實執行。特點:有基本格局與工程安排能力,但不負責細節設計適合已有裝修概念、或自行準備設計圖的屋主價格通常較設計公司低工程品質與細節表現依統包經驗而異,須多溝通與確認適合對象:有明確的裝修方向與風格參考,對於格局與機能配置及美感有個人想法及概念,能投入時間溝通細節,並承擔現場管理責任。 快速比較表:服務類型設計公司統包是否提供設計服務有完整設計流程多半無提供是否有整合管理能力有專人設計、管理施工、監工 有統一調度工班風格與收納規劃提供空間配置、收納、色彩搭配等建議需自行規劃設計施工品質及風險管理有圖有依據,設計公司負責監督責任,較能控管品質與預期 依統包經驗與負責度而異,需自行承擔監督責任價格$$$(視設計規模與設計師收費而定)$$(僅收施工費)適合對象裝修新手、重視設計感、想要整體風格+完整規劃的屋主有一定裝修想法、注重施工效率、預算有限但願意參與管理
裝潢完工,家總算完成理想中的模樣,讓人迫不及待想搬進去住。不過你知道嗎?完工並不代表一切結束,其實只是階段性的完成,接下來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驗收」與「保固期」的開始。裝潢完成後,空間看起來一切就緒,但真正的考驗往往是在實際入住後才開始。像是牆面起泡、插座開關異常、門片鬆脫歪斜等問題,常常是在日常使用一段時間後才會浮現。這些狀況究竟能不能維修、該由誰負責、是否需要額外付費,都與當初的保固條款息息相關。這篇文章會帶你釐清:完工後有哪些該注意的細節?常見的工程保固項目與年限怎麼看?哪些狀況屬於保固範圍、哪些不屬於保固範圍?還有,屋主該如何保障自己的保固權益?讓你搬進新家後住得安心,也不怕發生問題沒人處理。裝潢完工後,接下來要注意什麼?完工後,設計公司或統包通常會安排現場驗收,確認施工成果是否符合當初圖面與約定內容。這時候建議屋主:1. 親自到場檢查(至少雙眼掃過所有空間)2. 核對施作項目與圖面及報價單3. 檢查牆面、地板、櫃體、水電...等是否功能正常及有無缺損4. 有問題的地方記得拍照紀錄或錄影,有問題可立即反應5. 確認是否有完工確認書或保固文件許多問題不會馬上出現,例如管線滲漏等,可能在入住後幾週或幾個月才發現。因此保固條款是保障權益的重要依據。什麼是工程保固?工程保固就是:施工廠商在一定期間內,對於非人為造成的損壞或瑕疵,提供免費維修的承諾。在一定期間內,如果出現非人為損壞、施工不良導致的問題,業主可以要求修復,費用由承攬方負擔。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售後服務的保證。沒簽保固、不清楚保固內容,等於完工後出了狀況只能自認倒楣,甚至自己出錢處理。常見的保固項目有哪些?不同設計公司或統包可能保固的範圍會略有差異,以下是比較常見會列入保固範圍的項目:項目保固內容範例水電工程開關插座異常、水管漏水、水壓不穩等木作/系統櫃工程開關不順、門片變形、破損、表面起泡...等油漆工程掉漆、龜裂、剝落、氣泡、明顯色差地板工程地板隆起、接縫鬆脫、異音等泥作工程壁面裂痕,磁磚鬆動、空心、裂縫電器及家具通常以原廠保固為主,非施工瑕疵不含保固 小提醒:保固不代表永久修繕服務,通常針對施工品質與安裝問題,若是使用不當或耗損,就不在保固範圍。家具、家電、衛浴設備等通常由品牌方提供保固,並不一定是設計公司負責,要看合約或購買證明。保固期一般多久?這點沒有絕對標準,但以台灣市場常見狀況來看,大多數為保固1-2年 注意:保固是有條件的,如果是人為損壞、不當使用或後續自行拆改,保固通常會失效。哪些狀況不在保固範圍內?並非所有狀況都能申請保固維修,以下是常見不適用保固的情況:屋主自行更動或拆改(例如自己移動插座位置後造成短路)人為損壞(例如重物撞擊導致櫃體凹損)天然耗損(五金零件氧化、矽利康老化等)原廠問題(如燈具短路,由原品牌處理)自然災害或外部因素造成損害(例如漏水源自樓上住戶)所以,如果你希望未來遇到問題時能順利申請保固,千萬不要私自更動設計或工項哦,否則很可能失去原本的保固權益 !保固書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保固不是口頭約定就算,一定要白紙黑字寫在合約裡。這幾點務必確認:有哪些項目有保固?保固年限是多久?(需有明確的保固生效日及結束日)「非人為因素」的範圍 是否包含後續維修的人工與材料費 聯絡窗口與責任歸屬(設計公司?品牌商?)如果你是找設計公司,通常會統整各工種負責,但如果是自己找工班分包,就要個別問清楚。完工後出問題要怎麼辦?只要還在保固期內,出現問題可以這樣處理:1. 釐清問題屬性:是施工問題還是使用問題?2. 確認保固文件或完工確認書:是否為保固涵蓋的項目3. 拍照存證:記錄問題發生的位置與狀況4. 聯繫施工單位:原設計公司或統包5. 提出保固申請:盡量保留合約、對話紀錄以利日後查證6. 詢問處理時程:合理等待時間通常為 7~14 天左右安排處理如遇爭議或對方拖延處理,可先保留紀錄尋求第三方單位協助,若情況嚴重,可向消保會、工務局或相關協會進一步提出申訴。總結裝潢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完工當下雖然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施工細節有沒有做好,往往要住進去一段時間才知道。與其出了問題才手忙腳亂,不如事前先了解清楚保固條款。即便施工無誤,裝潢畢竟是長期使用的空間,定期巡檢、建立簡單維護習慣,可降低問題風險。選擇一家願意提供清楚、合理保固的設計公司,也是保障自身權益的重要一步。
第一次面對裝潢,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疑問:「我到底該從哪開始?」「要先找設計師,還是先決定風格?」「是不是要先知道預算?」第一次裝潢,很多人會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要先做什麼、怎麼找人、預算該怎麼抓,資訊看越多反而越混亂,不確定哪個才適合自己。這篇是寫給完全沒有經驗的裝修新手,帶你一步步釐清裝修的起點。裝潢的流程看似複雜,其實掌握幾個核心步驟,就能讓整個過程清晰許多,也能少走一些冤枉路。第一步:釐清自己的需求在開始設計之前,你需要先知道這次裝潢是要做哪些範圍是整間翻修,還是局部整修?會自己住還是出租?這些都會影響設計方向、施工項目與預算配置。建議列出你的基本需求,例如有沒有需要增加收納、有沒有長輩小孩、有沒有特定風格喜好,這些資訊未來在找設計師或工班時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希望這個空間解決什麼問題?以下是幾個基本方向:誰會住在這個空間?(一個人、夫妻、小家庭、有長輩或小孩)哪些空間是最常使用的?(例如:開放式廚房、居家工作室)有沒有收納的困擾?(東西多,或者有特別需收納的物件)有沒有特別想保留或融入的東西?(收藏品、老家具、掃地機器人)需求會決定設計的方向,比你喜歡北歐風、日系風還要來得更關鍵。第二步:初步預算規劃(不需要精算,但要有範圍)預算,會直接影響設計的格局、用料與施工細節。裝潢沒有標準價格,花費會依照設計複雜度、材料選擇、施工範圍而有很大落差。建議先設定一個大致的預算區間,像是希望控制在 60 萬以內,或者是有 100 ~ 150 萬的空間可運用,這樣在選擇工法、建材與規劃項目時會更有方向。同時也要預留彈性預算,因為實際執行過程中常會因應需求調整,或遇到想升級的項目而增加支出。預算可以分成幾個大項目去預估:設計費:通常是總預算的 8~15%裝修工程費:包含木作、水電、泥作、油漆...等家具家電預算:有些人會另抓一筆預算處理備用金:預留 5~10% 當做彈性空間很多人會覺得「我預算很低,不敢找設計師」,但事實上早期溝通越清楚,反而越能控制預算哦 !第三步:尋找合適的設計師或團隊常見有設計公司、統包、或個別工班三種方式。設計公司會幫你從規劃、設計到施工整合,適合沒有經驗、希望有整體風格與品質的屋主;統包主要負責施工管理,但設計需要你自己決定,適合已經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若你有裝修經驗,也可以自己找各個工班配合,但風險與時間成本會高很多。不同方式各有優缺點,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需求與信任程度做選擇。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找設計師,但如果你有以下幾種狀況,建議找專業幫忙:空間機能需求多(例如:收納、複合式空間)小坪數需要精算動線與機能沒有時間自己跑工地、找工班想要整體風格統一、有生活質感第四步:諮詢與比較選定方向後,可以開始找設計公司/統包來諮詢。建議初期多聊幾家、比較提案與報價,從中了解彼此溝通是否順暢、風格是否對味、是否有實際案例可以參考。找到可能的合作對象後,可以安排初步諮詢,看看彼此溝通是否順暢、風格是否符合期待,也能從提案與報價中了解對方專業度。建議主動詢問合約內容、付款方式、保固條款等細節...等。建議可以從以下列方向開始尋找適合的設計公司或統包:上網搜尋案例、比對作品風格看社群平台案例及施工紀錄分享(IG、Facebook)問身邊有經驗的親友推薦室內裝修相關平台及網站第五步:進入設計與施工流程當你選定設計團隊後,裝修就正式從構想走向實現,這個階段包括空間規劃、風格與材質選定、預算確認到現場施作,每一步都直接影響未來居住的品質與生活感受。在這個階段,設計團隊會協助你統整需求、優化格局,並搭配實際空間條件給出專業建議,確保設計既有美感,也符合日常使用的實際需求。從風格、材質到預算、工法與工程安排,都是需要雙方不斷溝通與確認的重要環節。當你找到設計師,開始進入設計流程後,通常會有這幾個階段:1. 丈量與需求討論2. 初步平面配置提案3. 風格與材質討論4. 3D 模擬圖(視設計師而定)5. 預算確認與細部施工圖繪製6. 施工與監工設計與裝修的過程中溝通非常重要,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適時聽設計師的建議有時候妥協、互相調整,反而能做出更符合實際的空間設計 !總結  —  給裝修新手的建議先釐清自己的生活需求與預算預留備用預算,一般建議準備總預算的10-15%作為彈性使用與設計師充分溝通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生活習慣,裝修是一段長期合作,選擇你信任、能理解你需求的團隊最重要。施工期間保持彈性心態工地狀況變化快,保持良好溝通是很重要的 !裝修是一段長期合作,選擇你信任、能理解你需求的團隊很重要。最後提醒:空間,是為「生活」而設計我們常會被 Pinterest、IG 上的美圖吸引,想把每一個漂亮的元素都塞進自己家。但真正的好設計,不是把最美的東西都放進去,而是選出最適合你的東西。裝潢不是比華麗、比貴,而是打造一個「你願意待著、舒服生活」的空間。每一個家,都是量身訂做的。